“读书改变命运”靠谱吗?大学生月薪600,穷人家孩子出路在哪?
1
2002年7月,49岁的韩培印终于收到了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,他高兴的泪流满面,久久没有说出话来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韩胜利是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,儿子有出息了,咱家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了”。
为了供儿子上大学,韩培印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,就连那头老黄牛也卖了。
他算了算,现在手底下的钱总共有3000元,离儿子一年7000块钱的学费依旧相差甚远,他拿出一个破旧的笔记本,开始挨家挨户的借钱,每借到一笔,笔记本上便多出一个名字。
“大家多多少少帮点忙吧,我儿子考上大学了,以后有出息了加倍还给你们”。
然而4年过后,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,韩胜利的月薪只有600块钱,连农民工父亲都不如。
举全家之力,供养孩子读书,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?读书,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?
如今距离韩胜利毕业已经过去17年了,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?
2
韩培印的家位于西安市蓝田县梁峰村,他家里有5亩地,一年到头仅够温饱,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。
2002年,当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他手里时,韩培印又喜又悲,喜的是儿子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,悲的是每年的学费、书本费、住宿费加起来大概需要7000块钱。
儿子考上的西安大学虽然不是985、211,但也是正儿八经的一本学校,这就意味着韩胜利至少需要读4年大学。
韩胜利知道家里困难,想放弃求学外出打工,但父亲不同意:“既然考上了,砸锅卖铁俺也供你读完”。
他将一生的荣辱和家庭的未来都系在了儿子身上,没钱就去挣、就去借,总之不能放弃这次逆风翻盘的机会。
“读书改变命运,你好好学习,毕业之后能在办公室吹着空调赚钱,不用再像俺一样扛着锄头上山了”。
为了让儿子摆脱祖祖辈辈种地的命运,韩培印卖了家里的粮食和老黄牛,可到手的钱只有3000元,连学费都没凑齐。
没办法,他只能跟媳妇挨家挨户的去借钱。
或许是碍于亲戚朋友的面子,也或许是父老乡亲们相信韩胜利以后会有大出息,大家你50,我100的终于凑够了7000块钱。
韩培印拿着本子一边记账,一边向大家保证:“我儿子有出息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,这些钱我很快就能还给大家”。
9月初,父子二人一起踏上了前往西安的路,韩胜利是去上学的,韩培印则是去西安打工的。
老韩没什么技术活,只能做些苦力,辛苦不说,每个月的工资只能拿到六七百块钱。
为了还债和供儿子念书,他每月只给自己留150块钱,再给儿子200元生活费,其他全部攒起来。
韩胜利知道父亲不容易,一日三餐上的花费严格把控在6块钱之内。早上花1块钱买个馒头和米粥,中午和晚上要一勺豆芽、一勺青菜、两勺米饭,凑合凑合就过去了。
有时候犯馋瘾了,他就安慰自己吃青菜有助于身体健康,坚持四五天后再奖励给自己一份荤菜。
即便如此,每个月200块钱的生活费也没有富余。
他从来不买衣服,只有两身旧T恤倒换着穿。
韩胜利学的是通讯专业,父亲听说学这一行特别赚钱,一个月挣个五六千不成问题,于是韩胜利直接选择了通讯系。
学通讯离不开电子设备,宿舍里的同学每个人都有手机和电脑,而韩胜利唯一的电子产品,是表弟送他的一块二手手表。
舍友看不下去了,经常把不穿的衣服送给他,还把宿舍的公用电话给他,让他当自己的私人座机。
虽然生活上有同学的帮助,但韩胜利每个月依然需要精打细算,才能扛过处处需要开销的大学生活。
在工地上劳作的韩赔印更不容易,他每顿饭都是馍馍就白开水,只有儿子来看他时,父子俩才会吃一碗素面改善伙食。
两人明明同在西安,三四个月才能见一次面,因为在老韩看来,交通费实在太贵了。
这样的日子很苦,但能看得出来,老韩的眼里是有希望的。
他总觉得只要把儿子供出来,一切都会变好。
3
对于穷人来说,用钱的地方能省则省,这是最基本的底层生存法则,但学费是无论如何也省不了的。
每到开学,韩胜利都很煎熬,因为又到了父亲低三下四求人借钱的时候了。
关于这一切,父亲从不隐瞒。
老韩在工地上经常借钱,他还给儿子分享了借钱的“经验”:“借钱不能一下子借很多,每次借个二三十,慢慢积累起来就多了。平时我会先问他们有没有接到活,接到了就多要点,接不到就少要点”。
韩培印翻着破旧的笔记本和皱巴巴的钱说道:“崔牛50元,红旗50元,李卫卫200元,满仓100元,韩亚兵190元……这是本年的学费,这么多钱都是借来的,你可要好好上学”。
韩胜利叹了口气,他想做点什么,帮父亲减轻生活压力。
思来想去,他决定拿着麻袋去收塑料瓶。
刚开始他穿梭在同学之间,问别人“瓶子还要吗?”,后来他找到了窍门,课余时间韩胜利蹲在操场上,运动完的同学喝完水后会把瓶子扔进垃圾桶里,然后他就将这些“宝贝”装进大麻袋中。
有时看到同学投来异样的眼光,韩胜利也很不好意思,但想到一个瓶子能卖一分钱,他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。
在贫穷面前,自尊真的不值一提。
其实有时看着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同学们,韩胜利也会露出羡慕的目光,可他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截,所以他不想说话,也不想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包括有消费活动的团建,他也从来没参加过。他一直都是一个人,仿佛只有把自己孤立起来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。
一转眼,大学4年的生活即将结束,韩胜利开始拿着简历去校招会上求职,然而他来回逛了2个小时,也没投出去一份。
他又跑了几次招聘会,只有两家愿意收他,月薪600元、不包吃住。韩胜利觉得薪资太少,可后来竟没有一家公司肯要他了。
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的自荐成功,韩胜利沉默了......
“毕业即失业”,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,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,除了他的自卑和不懂社交之外,还跟父亲的“谆谆教诲”有关。
甚至可以说,是父亲亲手折断了他的“翅膀”。
4
有人问过韩胜利:“你为什么不去找兼职,非要跟捡破烂的老人抢生意呢”?
韩胜利给出的回答是:“我爸不让”。短短一句话,把一名大学生的可能性全部扼杀在了摇篮里。
韩培印之所以不让儿子出去兼职,是怕他耽误了学业,可很多大学生都会在校内外寻找兼职,一来是为了挣点零花钱,二来是想增加一些社会经验。
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没有错,但韩胜利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,花大把的时间去捡塑料瓶,而满满的一麻袋塑料瓶只能卖6、7块钱,有这时间真不如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韩胜利的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,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工作,所以投简历的时候,他连自荐的勇气都没有。
可即便如此,父亲对他仍然不满意。
每次见到儿子,韩培印总会拿出笔记本念一些“鼓励性”的话:
“胜利我儿,你每天都在20、30的往外支出,希望有一天你能有所回报”。
“胜利我儿,你能考上大学少不了你的努力,但你能上大学,少不了我的付出,希望你不要辜负我,早日实现咱父子俩的愿望”。
“胜利我儿,4000多元的学费、800元的住宿费,再加上书本费、生活费,第一年你花掉了7000,第二年变成了1万”。
.......
他企图用这种方式让儿子牢记父母的不易,然而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,韩胜利的成绩并不理想。
光是英语4级,他就考了3次。第一次差20分,第二次差10分,父亲在一边叹气,韩胜利在另一边沉默寡言。
穷,不会消耗孩子的心性,但父母持续输出的牺牲感和付出感,会让孩子压力倍增,不光不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,还会影响他们的精力。
除此之外,韩培印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在学校别吃太差,但也别吃太好,手机电脑不要碰,千万别上网”。
韩培印经常在新闻上看到青少年因为沉迷电脑游戏荒废学业的,作为父亲他难免担心,可他不了解学习通讯专业的韩胜利,必须具备网络知识和电脑技能。
如果没有实际操作,死读书学来的知识完全就是纸上谈兵。
可令人感到悲哀的是,韩胜利非常听信父亲的话,大学4年他从没碰过电脑。他觉得父亲已经够辛苦了,不能再让他操心了。
当初韩胜利选择这个专业,不是因为热爱,也没有丝毫了解,仅仅是听父亲说通讯专业工资高,便动心了。
网友听后感到非常可惜:“那几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时候,如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,韩胜利应该会有个不错的发展”。
只不过由于信息的闭塞,父子两人对此行业都不了解,有时韩培印甚至会感到自责,为什么当初让儿子选择了通讯专业?
决定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,除了努力,还有一点就是选择。
而做出正确的选择,又需要长远的目光。
单是这两点,整天埋头挣钱和学习的老韩父子俩,根本无暇顾及。
其实当时国家对于贫困学生已经设立了助学贷款,不知是“贷款”二字吓到了父子俩,还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,总之韩胜利没有申请。
上学的时候他努力捡塑料品赚生活费,择业的时候他也小心翼翼,生怕走错一步辜负父亲的付出。
然而机遇和风险是成正比的,不敢试错,注定会错失机遇。
在失去机会后,韩胜利也不再争取,而是把要求一降再降,最后连清洁员、保安这样的工作他也不介意:“只要有钱,并且包吃住就行”。
可他仍然一无所获,不会社交、没有技能,成了他就业路上的“致命点”。
韩培印也很失望,辛辛苦苦供了儿子4年,好好的一个大学生,却连中专毕业一个月挣4000的女儿都不如。
他常常抱怨道:“早知道不让你读大学了,给你买个三轮车干买卖都比这强”!
直到一年后,韩胜利终于找到了工作,去青海铺电缆,每月600。虽然还没父亲挣得多,却是自己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。
韩培印只能无奈的接受,那天他把儿子送上车后,扭头说道:“读书没啥用,以后不让孙辈再读了”。
5
2011年,他们的故事被一导演得知,在接受采访时,工作人员了解到韩胜利的工资已经涨到了1500元。
不过这对老韩家来说远远不够。因为家里供他读书,还欠着2万元的外账,可怜韩培印年过60还要继续打工赚钱。
面对镜头,韩培印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:“不再让孩子读书了,读书无用”。
真是可怜又可悲。
父母竭尽全力托起的孩子,好像从一个穷人,变成了一个读过书的穷人。
那么穷人家的大学生出路究竟在哪里呢?读书真的没有用吗?
必须承认的是,高考的确是目前最公平的竞争方式,寒门出贵子很难,但并不代表没有机会。
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输在起点,并不一定会输在终点。
而且每个人对改变命运的理解不一样。有人认为,读书能改变命运,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变得很有钱。
还有些人认为,读书能改变命运,指的是让自己更有远见。
其实命运这种东西,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,会读书有知识固然重要,但没有实践能力,一切都是“0”。
后来韩胜利父子俩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《父亲》,听说他们的事儿,在近几年也有了后续。
有网友说不久前曾见过韩胜利,他现在已经成了年入20万的项目经理了,并且早已娶妻生子,在西安有了个温暖的家。
不管消息是否可靠,我都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。
“ 穷人”不是一种称谓,而是一种处境。“穷人”不可怕,可怕的是身处此处境,不知其处境。
标签: